2022-01-23來源:海文考研
時期 | 內容 | 作用 | 原因 |
*一次國內革命戰(zhàn)爭時期到土地革命前期
| 打土豪,分田地,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 | 有利于開展農民運動,反對軍閥統(tǒng)治。土地革命使廣大貧雇農政治上翻了身,經濟上分到土地,生活有了保障。大大提高了農民的革命積極性,*證了土地革命的順利進行。 | 為了反對軍閥 |
國共十年對峙時期(第二次國內革命戰(zhàn)爭、土地革命時期) | 路線:依靠貧農、雇農,聯合中農,限制富農,保護中小工商業(yè)者,消滅地主階級,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| 為了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 | |
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 | 地主減租減息,農民交租交息 | 提高了農民抗日和生產的積極性;有利于聯合地主階級一致抗日。 | 為鞏固根據地和爭取抗日勝利 |
解放戰(zhàn)爭時期 | 沒收地主土地分配給農民。1947年起中共決定在解放區(qū)進行土地改革,解放區(qū)1億多農民分到了土地 | 成為解放戰(zhàn)爭迅速取得勝利的可靠*證。極大地激發(fā)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。 | 為了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 |
(內容來源于網絡,由海文考研收集整理,侵權必刪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