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3-04來源:海文考研
翻譯是一座貫通兩種文化的橋梁,譯者負責橋兩端的跨文化交際。但是在翻譯時,并不需要將每一個字都當作傳遞文化的載體,為了刻意保持異國風味而直接照搬的譯法絕不可取。直接照搬往往會陷入“死譯”,“直譯”的陷阱,從而出現(xiàn)上文所提到的“已經(jīng)有一個愉快的飛行”這類“翻譯腔”,“譯文體”。在翻譯時,我們不光要有對文化的深入理解,還尤其要注意對文化的高度尊重。在翻譯的過程中,我們所要進行的是文化交流,而不是文化靠攏。
在英譯中時,需要特別注意譯文是否符合中文語法慣例,尊重中國的文化。例如英文里面被動句的翻譯。英文里面被動式用的非常多,一旦遇到被動句的翻譯,譯者大多譯成“被”字。當“被”字在翻譯時被濫用,往往會出現(xiàn)一些面目全非的中文。比如這樣的句子“弟弟被生出來后,被姐姐帶大,每天早上被姐姐梳了頭,被帶去上學。弟弟不乖,姐姐代弟弟被罰,以致被人恥笑”。其實中文里面被動句的表達方式多種多樣,“由、讓、給、挨、遭、受”都可以用來替代“被”字。在英譯中時,一定要注意避免譯文體的出現(xiàn),尊重中國的文化,保護中文的純凈,維護中文的生態(tài)。一篇看似忠于原文,其實不合中文語法或者慣例的譯文就像一鍋沒有煮好的湯,經(jīng)不起細品細嘗。
在中譯英時,也要尊重外國的文化,不能直接照搬,不顧及文化的差異。比如中文里面有許多與身體有關的四字用語,“心驚肉跳,毛骨悚然,提心吊膽,牽腸掛肚”等等。在翻譯時如果直接照搬,對于英語讀者來說不僅不能理解,還會覺得怪異。蘇東坡的名句:“人生到處知何似,應似飛鴻踏雪泥,泥上偶然留指爪,鴻飛那復計東西”中,“雪泥”二字按字面直譯為“snow-mud”。但是“snow-mud”對于英語讀者來說,并不能引起“人生無常,往事留痕”的聯(lián)想,反而覺得“泥濘不適,舉步維艱”。有些人以為翻譯時照字直譯就能保持異國情調(diào),其實不然。
翻譯是一座橋,連接了兩種不同的文化。翻譯時去刻意保持異國情調(diào)而直接照搬的譯法不僅不能進行有效的文化交流,反而是一種文化污染。需要保持對文化的高度尊重才能譯出純凈地道的譯文,而不是不中不西的表達方式。
(內(nèi)容來源于網(wǎng)絡,由海文考研收集整理,侵權必刪!)